PLC 编程语言全解析:梯形图、功能块、结构化文本、顺序功能图的特点与对比
PLC 编程并不只有“梯形图”一种语言。根据 IEC 61131-3 标准,常用的 PLC 编程语言主要有: 梯形图(LAD)、功能块图(FBD)、结构化文本(ST)、 指令表(IL)、顺序功能图(SFC) 等。 不同语言各有适用场景和优势,合理组合使用,能明显提升工程开发效率。
本文内容结构:
1)常见 PLC 编程语言概览
2)特性与功能对比表
3)每种语言的详细说明、使用建议
4)项目中如何选择与组合使用
一、常见 PLC 编程语言概览
- 梯形图(LAD,Ladder Diagram):用“继电器触点 + 线圈”方式表达逻辑,最接近电气图。
- 功能块图(FBD,Function Block Diagram):用功能块 + 信号线搭建数据流,适合模拟量、控制算法。
- 结构化文本(ST,Structured Text):类似 Pascal / C 的高级语言,适合复杂算法与数据处理。
- 指令表(IL,Instruction List):类似汇编的文本指令,很多厂家已弱化或淘汰。
- 顺序功能图(SFC,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):用步骤 + 转换描述工艺顺序流程。
二、PLC 编程语言功能对比表
| 语言 | 表示形式 | 上手难度 | 擅长领域 | 优点 | 典型缺点 |
| LAD 梯形图 | 类似继电器电路的“横档 + 触点 + 线圈” | 低 | 开关量逻辑、互锁、联锁回路 | 直观易懂,电气工程师易上手,方便现场调试与诊断 | 处理复杂算法、数据结构时代码冗长,不易维护 |
| FBD 功能块图 | 功能块 + 箭头信号线的“数据流”图 | 中 | PID、滤波、模拟量处理、运动控制指令块 | 适合控制算法与信号流,模块化程度高,可读性好 | 程序过大时画面拥挤,复杂逻辑不易梳理 |
| ST 结构化文本 | 类 C/Pascal 的文本程序:IF、FOR、WHILE | 中-高 | 复杂运算、字符串处理、通信协议、算法逻辑 | 表达能力最强,适合复杂数据与算法,易做函数封装 | 电气背景人员初期不易读懂,现场维护门槛稍高 |
| IL 指令表 | 类似汇编的单行指令:LD、AND、OR 等 | 中 | 早期 PLC,小程序、简单逻辑 | 文本紧凑、执行高效,在老 PLC 上使用广泛 | 不直观,易出错,已被许多厂家弱化/停止推荐 |
| SFC 顺序功能图 | 步骤(Step)+ 转换条件(Transition)的流程图 | 中 | 工艺顺序控制:生产节拍、工位流程、配方切换 | 流程结构清晰,适合描述多步工艺、状态机 | 实现细节仍需 LAD/FBD/ST 支持,对软件平台有依赖 |
三、各类 PLC 编程语言详细说明
1. 梯形图(LAD,Ladder Diagram)
特点:
- 来源于继电器接线图,用“触点 + 线圈”描述逻辑关系;
- 最适合描述开关量逻辑(起停、互锁、联锁、急停);
- 电气工程师看到梯形图就像看电路图,诊断非常直观。
适用场景:
- 设备启停回路、按钮/急停逻辑;
- 互锁与联锁(例如正反转互锁、多电机联动);
- 故障条件组合、报警逻辑。
优点与建议:
- 优点:上手快,配合在线监控,适合调试与维护;
- 建议:把“安全、互锁、急停、主要开关量逻辑”尽量写在梯形图中,便于现场电工快速定位问题。
2. 功能块图(FBD,Function Block Diagram)
特点:
- 通过“功能块 + 信号线”来表现逻辑与数据流;
- 常用于模拟量处理、PID 控制、运动控制 FB、通讯功能块等;
- 与厂商库函数结合度高(如 PID/滤波/限幅/转换块)。
适用场景:
- 变频器/伺服调速的 PID 调节;
- 模拟量采集、滤波、比例转换(例如 AI→工程量);
- 运动控制指令块(如 MC_MoveAbsolute、MC_Home 等)。
优点与建议:
- 优点:结构模块化,信号走向一目了然;
- 建议:把“信号链路 + 控制算法”放在 FBD 中,用功能块组成“控制通道”,例如:
AI → 滤波块 → 线性转换块 → PID 块 → 输出限幅 → AO。
3. 结构化文本(ST,Structured Text)
特点:
- 类似 C / Pascal 的高级语言,使用IF/CASE/FOR/WHILE等结构;
- 适合处理复杂算法、数学运算、数组、字符串、循环逻辑;
- 易于封装函数与功能块,便于代码复用。
适用场景:
- 复杂配方管理、数据记录、统计计算;
- 通讯协议解析(串口、以太网、自定义帧);
- 运动轨迹计算、插补算法、坐标转换;
- 状态机、复杂条件判断。
优点与建议:
- 优点:表达能力最强,有利于保持工程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;
- 建议:复杂逻辑尽量写成 ST 的 Function / Function Block,对外用 LAD/FBD 调用,让维护人员既能看见核心逻辑,又有“图形化接口”。
4. 指令表(IL,Instruction List)
特点:
- 早期 PLC 广泛使用的类似“汇编”的指令语句:LD、AND、OR等;
- 文本形式,程序紧凑;在老机型上资源占用小。
现状与建议:
- 随着图形化和 ST 的普及,IL 在 IEC 标准中已不再推荐,许多新平台逐步弱化;
- 建议:新项目尽量避免使用 IL,旧工程如果遇到 IL 程序,可以逐步重构为 ST 或 LAD/FBD。
5. 顺序功能图(SFC,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)
特点:
- 用“步骤(Step)+ 转换条件(Transition)”来描述工艺的顺序流程;
- 类似状态机或流程图:每个步骤对应一段动作逻辑;
- 适合复杂工艺流程控制和多模式切换。
适用场景:
- 生产节拍线:工位 1 → 工位 2 → 工位 3 等;
- 配方/工艺流程:预热 → 反应 → 保温 → 冷却;
- 机台多模式:初始化 → 手动 → 自动 → 故障 → 复位。
优点与建议:
- 优点:流程结构清晰,便于梳理工艺;
- 建议:在支持 SFC 的平台(如部分西门子/施耐德/博世力士乐等)上,用 SFC 建立“流程骨架”,步骤内部再调用 LAD/FBD/ST,实现“流程看 SFC,细节看块”的结构。
四、工程项目中如何选择与组合使用?
- 安全与互锁逻辑:优先使用梯形图(LAD),配合少量 FBD;
例:急停链、门锁、正反转互锁、气源/电源联锁。 - 模拟量与控制算法:优先使用 FBD + 厂商功能块;
例:PID、滤波、工程量转换、运动控制 FB。 - 复杂算法与数据处理:优先使用 ST;
例:通讯协议解析、轨迹算法、配方管理、统计运算。 - 工艺顺序控制:支持的话可采用 SFC 搭建整体流程,步骤内用 LAD/FBD/ST 实现动作。
总体建议是:图形化语言(LAD/FBD/SFC)用来“展示逻辑骨架”,结构化文本 ST 用来“实现复杂细节”。 合理搭配,可以让程序既利于开发与重用,也方便现场维护人员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