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摆线减速机 vs 行星减速机:工作原理、指标对比与场景选型(含快速计算)


在伺服/自动化应用中,摆线减速机行星减速机是最常见的两类同轴减速方案。它们都能把电机高速、低转矩的输出变成低速、高转矩,并提供必要的刚度与定位精度。 如果你已经明确了大致工况,需要快速对比品牌与参数,欢迎前往 减速机选型与价格 按速比、额定扭矩、回程间隙与安装法兰筛选型号。

一、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

行星减速机由太阳轮、行星轮与内齿圈组成。电机带动太阳轮,行星轮既绕太阳轮自转又沿内齿圈公转,最终在同轴上输出转矩。多对齿轮同时啮合,承载分布均匀,单级常见速比 3–10,二级可达 9–100,多级进一步提升速比。

摆线减速机(Cycloidal)由偏心轴带动摆线齿盘与针齿壳啮合,通过滚子销/销轴输出。由于“同时啮合齿数多”,其抗冲击能力和扭转刚度通常更高,回程间隙可做到极小,适合频繁启停与正反切换。

二、关键指标对比

三、典型应用建议

四、选型步骤(附快速计算)

  1. 按转矩定框架
    旋转类计算:T\,[\mathrm{Nm}] \approx 9550 \times P[\mathrm{kW}] / n[\mathrm{rpm}];
    由线性负载反推:T \approx F \times r / \eta(F 为力,r 为等效半径,η 为效率)。
    叠加峰值/冲击系数(1.5–3,视工况),得到额定/峰值转矩区间。
  2. 定速比与级数:目标输出转速n_out = n_motor / i。尽量减少级数以兼顾效率与刚度。
  3. 定背隙与刚度档位:定位精度敏感(点动/插补/反向切换)→ 小背隙/高刚度;一般传动 → 标准背隙足够。
  4. 接口与安装:同轴/直角、输入法兰或夹紧式、输出法兰/花键/空心轴、润滑方式(油浴/脂润)等。
  5. 热功率与寿命校核:连续高负载需核算热平衡与允许输入功率,必要时升级壳体或外加散热。

需要对比市场上常见速比、回程间隙等级、法兰规格与交期?可直接打开 进入减速机商品列表 ,按额定扭矩/速比/背隙等维度筛选,快速锁定候选型号。

五、安装与调试要点

六、常见误区

七、快速 FAQ

Q1:摆线是不是“零背隙”?
实际为“极小背隙”,接近零;装配质量与使用磨损都会影响。极限定位时仍建议校验回差。

Q2:行星能做到同等精度吗?
高端低背隙行星可逼近摆线,但成本与交期通常更高,选型需综合效率、刚度与预算。

Q3:高比+高速适合摆线吗?
摆线更擅长中低速重载与强冲击。若长时间高速且能效敏感,行星通常更优。

八、结语与选型入口

选型关键在于把转矩/速比、背隙/刚度、热功率与安装接口四件事说清楚,再结合工艺节拍与能耗目标做权衡。需要直接比对不同品牌的速比、扭矩与背隙等级,欢迎访问 减速机品牌与型号汇总 进行筛选与询价;也可以把工况(负载、速度、工作制)发给我们获取精确推荐。


参考英文原文:
1) Tec-Science – How does a cycloidal gear drive work?
https://www.tec-science.com/mechanical-power-transmission/planetary-gear/how-does-a-cycloidal-gear-drive-work/
2) Machine Design – Planetary gears: the basics
https://www.machinedesign.com/mechanical-motion-systems/article/21834331/planetary-gears-the-basics

下载资料前请先绑定手机号码